591
国际财经网
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 > 正文

经四百年传承竹罐疗法仍当红

2022-03-07 13:20:00 来源:网络  阅读量:4497   

经四百年传承竹罐疗法仍当红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的国葆堂,逢每月20日,门诊大厅都会迎来500人次寻医问诊、50人同时接受治疗的壮观场面。如果不是亲自到场,很难想象中医药传统疗法在基层根基扎得如此深厚,仅凭小小竹罐就能解决椎管狭窄、颈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脑血栓及骨刺等疾病。这就是历经四百年,从清朝皇宫流传出来的王氏脊椎疗法。

四百年传承疗法入非遗

ldquo;王氏脊椎疗法rdquo;起源于清代顺治年间,为清代皇宫御医治疗脊椎、脑疾疾病的传统中医疗法,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宫太医院档案中可清楚地查寻到国葆堂王氏家族以针刺脉络、穴位拔罐、配伍的中草药行医治病的历史。

据记载,国葆堂的王汝清在治疗军中箭毒伤基础上,以经络、气血理论为指导,创立了以刺络、拔罐、药透为主治疗脑血栓、颈腰椎、膝关节等疾病的方法,并成为家族第一代进入宫廷的御医。

乾隆年间,王氏后人将疗法进一步提高,第四代传人王昭恩于乾隆五十三年为十一福晋诊疗痰热症及骨科之症的历史如今仍记载在清宫档案中。历经清末、民国和全国解放,王氏疗法逐渐由ldquo;宫内rdquo;回到民间。第十四代传人王旭介绍,如今家里依然存有祖上行医时使用的铜盆,并保留着一本光绪年间同仁堂向京城御医和名医赠送的中药《名录》。

2011年,王氏脊椎疗法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公布中清朝宫廷御医第13代传人王兴治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王兴治回忆,王氏脊椎疗法在申报国家级项目过程中得到中医药行业的大力支持。当时的医学专家组评委组长柳长华看过申报片后惊讶地说,ldquo;我以为这个史书记载的疗法在我国已经绝迹了!没想到还能看到完整的原汁原味的历史疗法。rdquo;于是第二天就带专家组到治疗现场进行实地了解和考证。

小小竹罐蕴含神奇奥秘

传承四百年,王氏脊椎疗法长久不衰的奥秘就在于以竹罐为重要器具,采用清宫中药秘方药物渗透、弹刺、拔竹罐的方法将致病物质直接取出,加速人体各器官自身修复功能。

在治疗室,王兴治展示了疗法全过程,他先用镊子从煮沸的药桶里夹出一块纱布,给患者颈背擦拭。ldquo;桶里煮的是家传清宫秘方48味草药包,我们做过试验,纱布擦拭消毒比酒精还好。rdquo;紧接着,他按经络取穴,左手拿着特制针具,右手食指在它的端部轻轻一弹,表皮破损,血液流出。刚从药桶里夹出的小竹筒还在冒热气,王兴治甩了一下,趁热扣在穴位上hellip;hellip;原来,为让竹罐与皮肤产生压力,须先在水中煮,取出时70~80度,与拔火罐原理相同。

15分钟后,取下竹罐,患者身上有的罐口里有半凝固状的黑紫色血块,ldquo;这是lsquo;浊rsquo;,经络上聚集的毒素,有的穴位上还出lsquo;痰rsquo;,就像咳出的痰,带着泡沫。祖传方法经络取穴,拔出浊和痰,加上药罐作用,祛风除湿、通经止痛非常明显。王兴治边操作边解释。

ldquo;煮竹筒的药方是家族秘方,共48味药,缺一不可,不外传的。rdquo;王兴治说,药方中含有麝香、蜈蚣、伸筋草、杜仲等。由止血方、清淤方、化瘀方、营养方四组方剂组成,药物直达病灶并将致病质风、寒、湿、痰、浊直接清出以疏通经络、使失养的肌肉、韧带、筋膜、椎间盘得到修复。

大量病例显示,疗法能够让大部分颈、腰椎病类型的患者不手术就能明显缓解乃至治愈。同时也起到积极的日常保健治疗作用。

王兴治认为,拔罐是方式,关键是药,必须维持疗法的原汁原味。传统要继承,也要符合现代科学标准,器具、针具、竹罐都必须是一次性的。

传统疗法全球弘扬

在王氏疗法治疗的病案中,不乏有诸多海外来客。2009年,来自英国的艾米莉突发颈椎椎管狭窄,导致肩部疼痛,走路不稳,双手发麻,头晕无力,只好输液、打针、做牵引,医院建议她必须做手术。一次口口相传,让她得知中国还有一门从宫廷里流传出的治疗绝活。

见到王兴治时,她坐着轮椅,带着颈托,开始治疗的几次艾米莉感觉肌肉放松,痛感减弱,随后四个疗程,她渐渐告别颈托,最后甚至离开轮椅,艾米莉的亲身经历见证了传统疗法的神奇,也避免了手术的损伤。

因为文化历史积淀,疗法确有疗效,不少外国人士瞄准了王氏这块御医招牌,想出大价钱买下技术,都被王氏家族拒绝。

既是医生、也是传承人,王兴治力邀全国优秀的传统中医人、传承人一起保护、传承、发扬中医药文化。他表示,让祖国医学持续发光发热,造福国人,为世界人民所知晓,是我的目标与责任。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推荐内容

c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