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与智能驾驶走进县镇市场商务部将重启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
2025-07-01 11:15:48 来源:中国网 阅读量:8046
6月24日,在商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的通知》当天,一位接近政府部门的知情人士如是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为刺激汽车市场消费,《通知》指出,商务部将在2025年7—12月组织开展2025年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记者注意到,这一活动在2023年、2024年已推进过,2025年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相较于往年出现了一些新的提法,譬如指出要“稳妥推进高阶智能驾驶汽车商业化应用”“扩大新能源二手车交易”等。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记者表示,汽车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目前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而汽车下乡意义则更为重大,一方面对县乡居民改善生活和生产条件能够产生较为直接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撬动消费市场。在他看来,在国家以旧换新政策的支持下,下半年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的开展,预计能带来百万级别的销售增量。这对今年的汽车市场将带来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以旧换新仍是重点
近期,关于以旧换新“国补”暂停的消息引发汽车市场的骚动。
如果说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抛出的“剩余资金将有序下达”的回应让潜在的消费者吃下定心丸,那么《通知》则进一步巩固了市场的消费信心。
《通知》指出,各地要认真落实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在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场地内普遍设置汽车以旧换新专区,组织推出更多适销对路新能源车型,更好满足县乡地区群众多样化购车需求。活动承办单位和参与主体要加强政策宣传推广。
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包括置换补贴和报废补贴两类。其中,2025年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相较于往年更为友好,扩大了报废旧车的范围。
具体来看,其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可申请报废更新补贴的旧车范围,汽油乘用车注册登记时间从2011年6月30日前扩围至2012年6月30日前,柴油及其他燃料乘用车注册登记时间从2013年6月30日前扩围至2014年6月30日前,新能源乘用车注册登记时间从2018年4月30日前扩围至2018年12月31日前。旧车持有时间相关要求也迎来调整:消费者申请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相应报废的机动车须在2025年1月8日前登记在本人名下。
从补贴金额来看,2025年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为,对报废符合条件的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乘用车或2018年12月31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新车的,补贴2万元;报废符合条件的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新车的,补贴1.5万元。
2025年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为,个人消费者转让登记在本人名下的乘用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单台补贴最高不超过1.5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的单台补贴最高不超过1.3万元。具体补贴标准由各地自主合理确定。
以旧换新政策对汽车市场有着明显的拉动效应。根据商务部数据,截至5月31日,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按照月度节奏测算,5月以旧换新申请量达到123万台,较4月的109万台增长13%。在5月私人家用乘用车零售规模中,近70%的私人购车用户是以旧换新的受益者,私人首购用户降到30%左右。
当下,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动力正在向乡镇市场转移。在此背景下,今年5月底,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内的五部门联合发布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通知并公布车型目录,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动。
受访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今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覆盖面更广,不仅涵盖微型代步、插混越野、新能源商用车及皮卡等多种品类,在车型数量上也在2024年99款的基础上增长至124款。此外,部分高价值车型如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亦进入新能源汽车下乡名单。下乡车型目录的变化,以及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拉动,很有可能将进一步激活县城、乡镇汽车消费市场。
高阶智驾、新能源二手车交易被提及
《通知》除了提出要落实好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外,还特别指出,在2025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中,要谋划开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专场推介、试驾体验等活动,在安全可控、依法合规的前提下,稳妥推进高阶智能驾驶汽车商业化应用。
这一提法与我国智能驾驶汽车渗透率越来越高不无关系。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L2级以上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超过5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汽车智能化发展报告智驾篇》亦显示,高阶智驾已经迈过“尝鲜期”,高速NOA(领航辅助驾驶)、城市NOA等功能正向10万—20万元的主流价格区间普及,预计到2025年年底乘用车NOA渗透率将达到20%,与2024年上半年相比,提升近一倍。上述报告显示,有90%的消费者愿意为高阶智能驾驶服务额外付费。
不过,在市场快速演进的同时,法规滞后、责任边界不清、用户认知不足等问题仍然是制约高阶智能驾驶汽车商业化的关键障碍。在这样的背景下,商务部提出了要在安全可控、依法合规的前提下,稳妥推进高阶智能驾驶的商业化。
“国家战略明确支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正推进L3级自动驾驶车型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国融证券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分析称,2024年,中国智能驾驶市场规模已达4500亿元,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超60%,L3级进入规模化商用元年。2025年,中国高阶智能驾驶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50亿元,搭载高阶智驾的车型销量或超500万台。预计到2030年,中国智能驾驶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规模超5万亿元。
此外,《通知》还指出,要优化购买使用环境。文件指出,支持独立第三方二手车信息查询平台提升运营质效,加强新能源在用车检测平台推广应用,扩大新能源二手车交易。加快县乡地区新能源汽车停车场、充电桩、售后服务站点、报废汽车回收服务网点等设施建设,便利群众交旧换新,解决日常用车后顾之忧。
近年来,尽管新能源车新车销量持续增长,但新能源二手车市场交易活跃度明显远不及前者。个中原因在于,受新能源汽车技术更新换代快,电池衰减、检测和评估标准不统一,以及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影响,新能源二手车的保值率较低,流通难度更大。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通知》明确提出要扩大新能源二手车交易,意味着相关部门已意识到,要真正激发新能源消费潜力,就必须打通从首购到置换的“闭环链路”。这一政策信号,也将为整车厂、电池服务商、二手车平台等生态参与者带来新的市场机会。
一位主营电动汽车充电桩和充电站业务的企业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家政策、资金的引导下,包括云贵川、西北等地县城、乡镇的补能基础设施的建设已陆续落地。“现在一、二线城市的价格已经没办法去卷了,我们就去服务县域城市,国家也提供相关政策补贴。而且,一些省会城市的充电桩建设已经饱和,此前这些城市对充电桩企业建桩是无条件开放支持,现在因为供电系统在做电网升级改造,已经开始有一些限制,这也加速了我们往县域市场走。我们现在在县域市场布局力度反而更大。此外,国家还提供专项贷款和债券等金融工具,支持县域市场的充电桩建设。”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推荐内容
- 以旧换新与智能驾驶走进县镇市场商务部将重启千县万
- 冠军限时价12.77万元/10.69万元!瑞虎8
- BPPulse在旧金山开设电动汽车充电中心
- MPV周销量榜出炉岚图梦想家单周2720台再夺M
- 4万个品牌首发109万款新品,大疆、富士、任天堂
- 宁德时代携手问界,以“厂中厂”模式加速扩产
- 康美特再谋IPO:转战北交所拟募资金额减至2.2
- 正和岛千企助皖发展行,共探 AI 创新增长新范式
- 越疆科技人形机器人开启全球量产交付
- 快递包装开启绿色变革,全国现存环保包装企业超10
- 机器人产业人才竞争激烈,全国现存相关企业超89.
- 港股早评:恒指微幅低开0.04%半导体、光伏普涨
- 前5月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5%,今年以来电商企
- 碳纤维材料“飞入”百姓家,全国现存新材料相关企业
- “续命”还是“促癌”?全国现存咖啡相关企业超24
- 博众精工688097新增一起对外投资,被投资公司
- E周看点开售18小时,小米YU7锁单量破24万台
- 科普|蚯蚓腿,红血丝背后的秘密
- 南京距离“小剧场之城”,还有多远?
- 织密“幸福360”服务网,托举“银发族”家门口的
- 未来3天广西大部地区持续受强对流天气影响
- 深圳站?广州站列车增至近100列!广深城际7月起
- 朱家角镇“书记项目”竞秀展风采!这场活动亮出基层
- 南宁市邕北灌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复将成为“十
- 2025年5月轿车销量TOP20:海鸥月销破6万
- 特斯拉大动作,实现“无人交付”!高增长潜力+低P
- 荔枝茶饮热销,荔枝排骨限量供应,荔枝酸嘢甜辣酸爽
- 变“上下楼”为“上下游”,普陀曹杨这处党群服务阵
- 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达35家长江流域水资源调配协同治
- 7月5日启航!奉贤在水一方科幻馆携“三体”IP启
- “陆数海算”重塑深海科技格局
- 阅读量破500万,青浦融媒国资国企联盟交出一周年
- 6月即将收官四大标准筛出26只科创板潜在预增股
- 好看!首届中国乡土绘画农民画作品展览开展了
- 开售18小时,小米YU7锁单量已破240000台
- AI重构汽车大脑,得一微存力芯片赋能“移动智能体
- 青浦融媒国资国企联盟成立一周年交出亮眼答卷
- 多省“国补”提前退场?更加精准投放的1380亿在
- 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上海金山开工,2027年投产加
- 谷歌发布新一代AR眼镜,全国现存沉浸式经济企业超
